为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创新意识,深化改革精神,强化青年担当,必赢626net入口赴铜陵市、滁州市社会实践队于6月27日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实践学习。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政策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引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实践队员们通过探访凤阳小岗村,重温中国农村的漫漫改革路,探寻改革源头。
观大包干纪念馆,敬其敢为天下先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讲,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安徽。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发端的地方,书写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荣光。为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实践团队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进入馆内,我们首先注意到了18位大包干带头人签订的“包产到户”生死契约,看到了那栩栩如生的雕塑,40多年前,小岗村村民冲破思想桎梏,立下这生死契约,按下18枚“红手印”,毅然决定实行“大包干”,契约寥寥数字,却震撼人心,我们都切身地感受到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这种小岗精神映射在改革开放之中,贯穿至发展创新精神的当下。同时,我们也深受激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大胆创新,大胆创业,要干实事,敢想、敢闯、敢试,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矢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
大包干纪念馆中展示着大包干的突出贡献和小岗村的发展历程,自改革至今,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依托科技进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小岗村农业强,农民富。我们由此更深刻地认识到,小岗村如今崭新的面貌,都是村民们脚踏实地,苦干,巧干,加油干,干出来的。前辈敢闯敢试,敢于冒险创新,走投无路,就拼命闯出一条路,后人应不负众望,继承并发扬小岗精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浏览纪念馆的展墙,我们看到小岗村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农村改革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改革,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这个让中国农民引以为豪的村庄,必将继续弘扬新时代“小岗精神”,实现新一轮的跨越。我们也深刻领会了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小岗村的发展过程及贡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一鸣 摄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馆内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杰 摄
访签字室茅草房,明改革发展志向
我们来到茅草屋,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这样一间小屋里,18位农户托孤求生,立誓为盟,签订秘密协议,按下红手印,当时的场景在我脑海中浮现。茅草屋大包干签字室展区,原始农具和农民生活展区都真实再现了大包干前后农村的部分生产和生活的场景,反映出农村改革带来的巨变。我们在茅草屋内驻足良久,不禁感叹到:这特大旱灾是小岗村的契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契机,而小岗村民抓住了这次机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源于改革,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农村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前人创造了如此伟大之成就,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成为改革过程中人民的中流砥柱,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图为签订契约的茅草屋内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杰 摄
学伟人先进事迹,为今后奋斗奠基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仔细了解沈浩先生的事迹后大为震撼,他作为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他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参观沈浩同志的旧居,这些家具物品,将沈书记艰苦朴素和埋头苦干的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沈浩同志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心系基层,为民谋利,公而忘私,尽忠职守,“为党为民、锐意改革、艰苦创业”的沈浩精神是对大包干精神的拓展与延续,实践队员们深深为之感动,并认为青年学习一定要学习沈浩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馆内展墙上记载着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和干部群众纷纷向省委组织部再次要求沈浩同志继续留在小岗村任职,那一封封请求信,是沈浩同志得到的最大褒奖,是小岗群众对他的拥护和爱戴。沈浩同志从“融入小岗”到“发展小岗”,从“情系小岗”到“奉献小岗”,最终“永留小岗”,他用自身诠释了党员干部为人民谋福祉,他为小岗村的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我们真切地领会了沈浩精神的内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定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而且更坚定了奋斗的决心。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明白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定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脚踏实地,不尚空谈,胸怀千秋伟业,志存高远,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改革创新的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撰稿人:殷雪仪 审核:万媛媛)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包干纪念馆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杰 摄